回到顶部

结婚不要户口本或缓解天价彩礼现象,为婚姻自由拆除 “门槛”

2024-08-16
近日,民政部起草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结婚与离婚登记不再需户口簿以及取消登记地域管辖规定等修订内容备受瞩目。


此前有网民曾提出身份证与户口簿效力相当,为何婚姻登记还需户口簿的疑问,而在信息高度互联互通的当下,多数个人业务凭身份证即可办理,婚姻登记也无需叠床架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对此表示将予以关注。实际上,自 2012 年民政部宣布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及在线审查后,从技术层面看,取消户口簿审查是可行的,这无疑为办理婚姻登记减负增便。


然而,“不必再拿户口簿” 的意义远不止于方便。它更是对 “婚姻自由” 原则的有力重申,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主权。虽然 “婚姻自由” 自 1950 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就已明确,但户口簿的存在客观上赋予了家庭成员一定的话语权,存在家庭干预婚姻的可能。比如子女结婚可能因户口簿受父母干预,老人再婚也可能因户口簿遭子女干涉。如今去除户口簿的必要性,“拿不到户口本就不能结婚” 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网民还对这一规定抱有别样期待,认为或许能成为 “天价彩礼” 的一个解法。一些天价彩礼案例中,家庭因素起关键作用,父母或长辈对彩礼有要求,年轻人常被迫卷入。现在仅凭身份证就能登记,父母少了 “拿捏” 子女的手段,子女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增大,天价彩礼现象或能得到一定缓解。


但新闻评论区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担忧声音,如 “小年轻没户口簿也能随便结婚怎么办” 等。这种担忧体现了一种 “婚姻需家庭把关” 的根深蒂固想法,而这正是干涉婚姻自由的潜在力量,也是《征求意见稿》试图打破的社会习惯。


总之,《征求意见稿》几乎拆除了婚姻登记的门槛,提醒人们婚姻是人生大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尽管很多婚姻问题受复杂社会语境影响,不会因新规迅速转变,但程序上的变更必将影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强化 “婚姻是个人之事,应纯粹简单、基于两情相悦,少受其他因素干扰” 的常识。
责任编辑: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