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时期,地方债的发行与使用情况备受关注。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 4.2 万亿元,同比下降约 16%。地方政府债券作为地方借钱的合法渠道,在当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背景下,其作用愈发关键。
今年前 7 个月地方借钱速度相较往年稍缓,但随着 7 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财政政策,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新的变化即将到来。专家普遍预测,8 月和 9 月地方债发行将显著提速,有望迎来今年的发债高峰,预计发行规模约 2 万亿元。
那么,前 7 个月的 4.2 万亿元地方债资金都流向了何处呢?其中,约 2 万亿元的再融资债券主要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或存量债务,缓解地方偿债压力。在约 2.2 万亿元的新增债券中,新增专项债约 1.8 万亿元,新增一般债约 0.4 万亿元。
新增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多个领域,其中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领域占比约 34%,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如铁路、政府收费公路、轨道交通等)占比约 20%,此外还投向棚户区改造、医疗卫生、农林水利等领域。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基建领域仍是专项债主要发力点,且新增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比重进一步提高,更好地发挥了带动社会投资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特殊新增专项债也开始发行,如河南、新疆、陕西等地已发行部分特殊新增专项债,其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虽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债务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
随着发债高峰的临近,除了提高发债进度,用好债券资金并提高其使用效益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等举措。同时,一些省份审计报告也揭示了部分新增专项债资金存在使用效益未达预期的问题,如项目前期准备不足、资金闲置、用途不合规、项目建成后收益不及预期等。未来,在加快地方债发行的同时,如何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将是关键课题,这对于稳投资稳经济、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