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锚定“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奋斗目标,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以“四季之变”助推乡村蝶变,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4年11月29日,平顶山市举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该市农业农村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451万亩(耕地保护目标和40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024年收获夏粮331万亩,总产122万吨、比2023年增长6.5%;收获秋粮346万亩,总产133万吨、比2023年增长2.3%,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工作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并在全国高标准农田百日行动整治总结会上作典型发言,31万亩年度建设任务进展顺利。畜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生猪存栏量195万头、出栏200万头,能繁母猪20万头,生猪产能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蔬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创建5个省级、15个市级、46个县级农业产业园,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产业园体系。汝州市焦村镇、宝丰县石桥镇等7个乡镇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新提出了“部门管、龙头带、个体联、组织领、政策帮”的思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行动。目前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带动发展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5个、居全省第三。培育了“郏县红牛”“舞钢鹁鸽”等12个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名特优新农产品81个。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顶山市创新推行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五个一”网格化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十大提升行动、行业政策落实“回头看”和“五个万家”等活动,建立行业政策落实会商调度、信息共享机制,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做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确保全市符合条件的群众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
和美乡村建设展现新风貌。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片区组团发展为抓手,创新实施“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先导片区“四季看变化”、“一部四沿五旁”清理整治、“一村万树”建设工程、“多彩平顶山 九沟十八湾”乡村振兴品牌建设等,点线面网结合,形成一套具有平顶山特色的体系打法。全市已打造12个先导片区、77个重点村、380个网格点、4156个庭院户,“连点成片、串珠成链”的和美乡村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涌现出叶县“硒麦小镇”田村一体,郏县“茶食姚庄”产村一体,新华区“大香山”、湛河区“稻香小镇”以及示范区“水韵西滍”农文旅一体等和美乡村融合发展新模式。叶县、郏县、鲁山县先后在全省学习“千万工程”建设和美乡村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平顶山市成为唯一连续三次在全省现场会上都有发言的城市。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实际,平顶山市将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抓好重点工作。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强化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集成;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做好沟渠连通工作。
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树立大食物观,突出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富硒小麦、优质红薯,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推进现代设施农业高效发展。坚持“做强生猪、蛋鸡重点产业,做优肉牛、肉鸽优势特色产业”的思路,推动全市畜牧业稳步发展,不断提升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保障能力。
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和美乡村品牌建设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工作,做好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质量提升。(平顶山日报记者 毛玺玺 朱江淼)
(原载于2024年11月30日《平顶山日报》2版)